泰州医药高新区召开党工委全体(扩大)会议

7月31日,泰州医药高新区党工委全体(扩大)会议在中国医药城会展中心宴会中心召开。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,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十三届六次全会和市委五届八次全会精神,总结上半年工作,部署下半年任务,动员全区上下不忘初心、牢记使命,抢抓机遇、坚定信心,全力推动“二次创业”开局各项工作再完善、再深化、再落实,着力打造江苏高质量发展中部支点城市主阵地、主引擎,加快成为泰州新城区建设动力核。

271ef8cbdf0941358e45ce0212522cfc

会议认为,今年以来,全区上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揽工作全局,坚决落实中央和省市委决策部署,深入贯彻落实市委五届六次、七次全会精神,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,扎实开展“四大提升工程”,积极投身“三高融合”发展,奋力开启“二次创业”征程,经济持续稳健增长,转型升级成效显著,社会保持和谐稳定,较好地完成了市委、市政府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。全区上下理思路、明目标,“二次创业”挂挡启航。确立了打造“中国第一、世界有名”医药健康名城,建设成为江苏高质量发展中部支点城市主阵地、主引擎的“二次创业”奋斗目标。推进了医药高新区、高港区、高铁枢纽片区融合发展。上半年,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40.87亿元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2.09亿元、工业增加值79.75亿元、实际利用外资1.01亿美元,经济社会各项工作开局良好。抓招商、提效率,项目质态加快提升。深入实施产业项目大提升行动,创新建立“1+3”月度滚动督查推进机制,5亿元、1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取得明显突破。上半年,分别完成亿元以上新签约、新开工、新竣工项目92个、28个、18个。抓特色、强规模,主导产业继续壮大。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产业化步伐持续加速,电子信息及高端装备产业重点企业稳步增长,石化新材料及大数据产业加速推进。筑平台、聚要素,创新动能不断增强。大院大所合作持续深化,创新平台载体加快建设。高端人才加速集聚,新获批省双创人才项目13个,成功引进高层次人才近300名。迈博药业成功在香港上市,成为全区首家在境外上市的本土企业。提品质、补短板,产城融合持续深入。全面实施城市品质提升十大工程,精细化城市管理程度不断加深。产业和生活配套不断完善,市区两级重点城建项目有序推进。扎实开展“健康长江泰州行动”,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,全面完成市下各项考核目标。促民生、强福祉,群众生活更加美好。精准扶贫任务基本完成,被征地农民保障继续提标扩面,创业富民持续深入。深入推进“平安高新区”建设,扎实开展扫黑除恶、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等专项行动,社会环境保持和谐稳定。优机制、增活力,深化改革成效明显。开展实施营商环境大提升行动,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不断深入。全面深化园区管理体制改革,园区部门设置不断调优。统筹建立专业化国有投资公司,国有企业竞争力不断增强。强基础、优作风,党的建设全面加强。以学习贯彻新思想为首要任务,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、落地生根。积极探索党建融合发展新路径,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加强。认真落实“五突出五强化”选人用人机制,干部工作能力水平不断提升。部署实施作风建设大提升行动,持续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。

会议强调,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,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之年,也是医药高新区开启“二次创业”的开局之年。站在全年工作承上启下的重要时刻,要清醒认识不足短板,准确把握发展大势,保持战略定力、坚定信心决心,抢抓发展机遇,强化“主阵地、主引擎、动力核”使命担当,努力在市区一体化新布局中贡献更多医药高新区力量。要深入分析宏观形势,坚定信心、稳中求进。全区上下要坚持变中求稳有“进”的信心、优化结构有“稳”的定力、走在前列有“新”的作为、解放思想有“深”的拓展,充分认识到信心来自于对错综复杂形势的清醒认识、来自于主动求变的创新意识、来自于生物医药产业蓬勃向上的发展态势,把形势分析透、把准备做充分,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。要准确把握发展机遇,乘势而上、顺势奋进。积极抢抓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机遇,主动扛起建设泰州国家医药健康产业创新中心的发展重任,超前谋划、聚力推进。积极抢抓中部支点城市建设机遇,深入贯彻落实市委五届八次全会精神,紧紧围绕《总体方案》“1251”任务,全力争当“支点”中的支点。积极抢抓市区一体化融合机遇,以更加开阔的视野、更加宽广的胸襟、更加主动的姿态服从大局、顺应大势,真正发挥承南启北、产城融合、创业创新的“动力核”作用。要坚决破除思想误区,更新观念、奋勇前进。面对存在的不足和短板,全区上下要深刻对照省委娄书记提出的“九个有没有”,力避干事创业的“激情懈怠”、破除面对融合的“观望等待”、摈弃思想保守的“因循守旧”、扫除安逸享乐的“懒政思想”、力戒不敢担当的“推诿扯皮”、克服能力不足的“本领恐慌”。

会议指出,全区上下要围绕“二次创业”开局目标,高质量做好下半年各项工作,重点抓好七个方面。一是汇聚科创资源,奋力打造创新发展新高地。构筑科技创新高原,推动公共技术服务平台补链、强链、固链。抢占科技创新高峰,重点推进ICGEB—中国区域研究中心、国科大泰州创新医疗产业平台、复旦大学生命健康研究院、中科院大连化物所生物医药创新研究院等创新平台载体建设。激发企业创新活力,加大对研发公司的招商力度,深入实施“科技企业培育计划”,全年力争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30家,总数突破100家。二是明确产业方向,奋力打造转型升级新高地。突出“4+1”重点方向,全力构建科技含量高、产业延伸广、市场竞争强、带动效应大的全链式产业发展体系。“4”即打造抗体药物、新型疫苗、诊断试剂及高端医疗器械、特医配方食品四大领军型细分产业。“1”即围绕生物医药产业这个核心,形成医疗装备新材料、医疗制药装备制造、生物制品研发仓储、健康医疗大数据、健康服务、保健食品、医药冷链物流等业态为一体的大健康产业“合链”。三是聚焦投产达效,奋力打造项目建设新高地。紧紧围绕市委、市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,持续调优招商机制、瞄准重点精准发力、加快推进产业化步伐,力争全年新签约、新开工、新竣工10亿元以上项目不少于20个、8个、6个。四是建好康健医疗区,奋力打造特色诊疗新高地。集中力量推进康健医疗区建设,着力培育核心技术、搭建优势平台、引进尖端设备、突破政策制约,年内做好开工前各项准备工作,确保建成全市新城区崛起的先导工程、功能完善优势再造的提升工程、全民健康水平显著提高的民生工程、国家重大战略落地见效的示范工程。五是加快区域协作,奋力打造联动发展新高地。不断拓宽发展视野、主动融入发展大局、尽快找准角色定位,全力推进“三高融合”,全面加速市内联动,积极推进跨区域合作,加快推动重大战略落地,充分发挥示范引领和龙头带动作用。六是创新体制机制,奋力打造营商环境新高地。坚持需求导向、问题导向、效果导向,继续深化园区管理体制、国有资产管理体制、行政审批制度三大重点改革,不断提升专业化服务水平,全力营造宜居、宜业、宜商的良好氛围。七是加速产城融合,奋力打造民生幸福新高地。自觉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,坚持“产城融合”发展战略不动摇,加快提升城市品质、完善综合配套、补齐民生短板,优化产业城市空间布局,全力塑造健康特色鲜明的城市形态。

会议强调,要紧扣“不忘初心、牢记使命”主题教育总要求,推动党的建设迈上新台阶。全区各级党员干部要提高政治站位、突出重点任务、加强组织领导,精心开展好主题教育。要在有效覆盖上精准发力、在作用发挥上精准定向、在担当履职上精准尽责,扎实推进基层组织建设;要锲而不舍抓作风、从严从重抓党风、创新机制抓监督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导权,全力营造良好政治生态。


[返回]